全国首家区级城市展览馆在哈开馆
本网讯 全国首家区级城市发展展览馆——哈尔滨南岗区展览馆日前开馆。
哈尔滨作为年轻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久远,但做为近代都市的兴起,则是20世纪初,是中东铁路的汽笛声打破了这里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世界的目光开始青睐这片神奇的土地,大批各国侨民来到这里创业、定居,中西文化得以在这里碰撞、融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秦家岗(今南岗)成为这座城市最具分量的“躯干”与“神经中枢”,成为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南岗展览馆坐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联发街1号,是哈尔滨市的1类保护建筑。这里地处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是原中东铁路的住宅区,当年修建中东铁路时的许多老房子至今保存完好。展览馆占地2430平方米,是一幢黄白相间的俄式别墅,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及塔楼三部分。该建筑始建于1904年,曾经做为中东铁路的高级职员住宅,后为东省特别行政区公馆,1935年后为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住宅,解放战争时期曾做为四野指挥部,解放后由哈尔滨铁路局管理。2006年移交南岗区政府管理。
南岗展览馆由依路兴起、乡城嬗变、商贸繁荣、文化多元、生活百态、建筑精华、世纪风云等七部分组成。展览馆以详实的史料,综合运用图表、模型、沙盘、模拟场景、远红外线互动和三维动画宣传品及历史照片等,全面展示了南岗区自兴起到解放前的城市历史发展进程,突出展现了历史上南岗区中西合壁、多元文化、相融互促的城市格调和城市风格的形成过程。
做为哈尔滨的中心区域,南岗区“纶欧亚交通之枢纽,居华洋商埠之中心”,孕育了北疆义和团反帝运动、中东铁路工人运动大罢工,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满”抗日战争和东北解放战争,在创建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者在展览馆看到,许多中东铁路时期的老物件在展览馆的展柜里默默地诉说着它厚重的历史,这里有中东铁路工人使用过的信号灯,有民国时期的铜质消防帽,有别具前沙俄风格的地图阅览台,有精巧别致的铸铁壁炉,有精致小巧的美国制造的手摇缝纫机,有俄式铜质望远镜。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展品诉说着哈尔滨这座城市律动的历史,也承载着城市发展变化的轨迹和文化。每一件展品都像一位老人一样,穿透历史的烟云,目睹着哈尔滨这座城市兴起、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也是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最好见证。 (崔柏)

图为哈尔滨南岗展览馆的正门。 崔柏 摄

图为哈尔滨市南岗展览馆的外景。 崔柏 摄
图为哈尔滨市南岗展览馆的院内。崔柏 摄.

图为当年在哈尔滨生活的外国侨民的日常生活照片。崔柏 摄

图为当年在哈尔滨演出的俄国演员的舞台演出的照片。崔柏 摄

图为当年在哈尔滨演出的俄国演员的舞台演出的照片。崔柏 摄
图为俄式铜质望远镜 崔柏 摄

图为精巧别致的俄式铸铁壁炉。 崔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