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新闻中心网站开通-- ★喜迎党的十七届专题-- ★“2007红色之旅”大型主题采访活动-- ★迎接十七届地方成就展览-- ★十七届专题--
您的位置:首页 >> 龙江人物 >> 龙江专访 >> 正文
情系白山与黑水 色彩斑斓绘山川

  2007/4/30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我省著名国画家李维康中国山水画艺术赏析

李维康在做画   崔柏/摄

 

墨写白山黑水千重岭,挥毫泼金留银绘山川。

我省著名国画家李维康的山水画,不仅蜚声北国黑土美苑,且在国内中国画画坛也颇具影响力,其作品已走出国门,远赴俄罗斯、日本及欧洲举办画展。五十多载春秋的绘画生涯,使他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构图、用墨、运笔都有了更深层的感悟。特别是他的北国山水画作品,既有着深厚的传统积淀,又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雄浑博大、气势恢宏,博得了画界同仁和众多书画爱好者的青睐。

         观赏李维康的山水画卷,让人大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之感。那草那树,都被赋予了勃勃生机;山的巍峨壮观、水的清澈激越、云的轻柔飘逸、雾的亦梦亦幻、草的昴然临风、树的葱郁苍劲,都幻化在了神美的意境之中。他的画作,被许多博物馆珍藏,而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许多国家均有展出与收藏。

李维康的北国山水画缘何能够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画坛评论家认为,其绘画作品具备如下几个艺术特点:

功力弥深,厚积薄发。作为一个绘画艺术家,必须有深厚的理论、艺术修养、崇高的理想境界和卓越的目光胆识,才能在创作上把自己的灵感充分发挥出来。鉴于此,自20世纪80年代起,李维康在艺术学院学习时在导师王庆淮的亲授下打下了深厚的传统基本功底和综合素养,为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他师从名家,更是受益匪浅。他对黄宾虹、李可染、石鲁的山水画反复研究,亲耳聆听艺术大家王琦、关山月、傅抱石的艺术讲座,对以后的艺术创作和事业发展自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o

观察细腻,道法自然。1965年大学毕业之后,李维康被分配到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这里既是一个美术作品出版单位,也是一个美术创作的重要阵地。他创作的许多美术作品,经常参加省市及全国的美术展览。为了创作他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领略和体悟山川的壮丽秀美及无限神蕴。为了寻找大山的内涵和感觉、各种山石皴的形成及特色,他“搜尽奇峰抒草稿”,在大量写生创作中汲取营养、认识创作规律。20世纪80年代,他又走出国门,进行文化艺术交流,举办画展,从中受到了新的艺术熏陶,扩大了视野,拓展了创作空间。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理念与价值取向,并提出了”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艺术思想,在不断学习传统基本功和面对大自然探索中发现与创造新的表现手法,并成功地运用到北方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中去,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泼彩泼墨,留白积染。山的瑰丽并不单纯在于那些实景,更在于它犹如美丽的少女披上面纱那种含蓄神奇的美。在攀过无数的名山大川,见过许许多多山体之间的云气氤氲、峰峦隐现、物景变幻、水流酣畅。这种抽象美、意象美,在他经过长期地观察和研究后,运用泼色泼墨的画法来表现山川秀美与灵动的神来之笔,达到了意料之外、意想之中的理想效果。之后,他又把泼色泼墨及“皴墨皴彩”相结合,并将“留白”的方法融入到此法中,形成了自我表现北方山水独特的手法与风格,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他的创作灵感和经验完全是从现实的生活实践中历尽艰辛体悟出来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作品的表现是不能走捷径的,要使作品获得成功必须有两点:一是要有一定的思想艺术内涵;二是要有与众不同的过硬基本功。这就必然有相对的难度,唯其难,所以要付出超乎寻常的艰辛努力。”

北方的崇山峻岭、森林榛莽、白山黑水、广袤黑土,是一个国画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探究不竭的课题。李维康的国画作品,大都是北国风光,其中的银色的白山、金色的秋岭、云雾、流水、白桦都是用“泼金留银”画法来表现的,自然留痕天成,颇具金石韵味。这种方法,不介入白色等其他手段,而是画出重墨留出实体的白线物象,犹如拓印出来的碑帖文、画像石、画像砖、岩画等艺术效果。艺术评论学者评价其作品说:“他是来自祖国北方的画家,其传统功力深厚,笔墨运用娴熟,表现手法新颖,作品大气、凝重,价值颇高,堪称中国山水画坛一绝。”他的代表作《白山黑水》长卷在加拿大展出时受到广泛好评,加拿大文化参赞说:“这是我所见到的作品中最完美最恢宏的一幅画,在西方从未见过。”著名评论家李松、庄稼、王喜朴、黎朗都对其作品给予了中肯、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观看李维康的画,感到其作品传统功力深厚,画幅更有新意。这些写意山水画酣畅淋漓、恢宏大气,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在他的笔下,巍峨的群山、飞泻的瀑布、苍翠的松柏、皑皑的白雪、挺立的白桦,巧妙地调节了画面的黑白、虚实、轻重、浓淡的节奏感,营造出了新的意境和情趣。

         李维康在他自己的创作随笔中说,我认为大山是有灵气的,它宛如巨大的生灵,蕴藏着无穷的潜在力量!它那硕大身躯横卧大地,酝酿着天下的风云。山昂首齐天,激荡着宇宙的精魂。它是一位思想者,朝夕思索着……它是具有多元美的百科全书,毫不保留地 把无限风光奉献给人世,任人欣赏描绘。我见到过浮在云端上的白山头和如水晶般明亮的天池。我看到那轰轰鸣响,狂欢咆哮的镜泊飞瀑和那万丈直泻的长白径流……北方的春风吹过,我常听到驱赶冰排的歌讴。盛夏,让我描绘如海涛起伏般的大面积向日葵园田,由大地铺向大山深处。深秋时节它又献给我层林尽染的桦林和枫林,它给我的印象犹如金红色的流体,化入天际之中。在那万物皆白、色彩如银的天地间,只有一条条墨绿色如同黑龙一样的大江蜿蜒起伏的涌进,这便是它在冬天里的奉献。

        山水哺育我成长,它大公无私地给予我无穷无尽的灵感和驱动力,让我不断地去开拓新的领地!为此我登过许多名山大川,也曾去过人烟稀少的沙漠和雪山,了望昆仑山和天山的磅礴,冰山山峰向我遥遥招手对话。当我归来时,又去 思索大山的神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把我的精神世界带到了这人文景观与大自然本体荟萃之地,引起我的思索确是客观景象和主观感受的综合体,我想这才是真正的追求和探索。

        我顿悟!原来大山就在我的心灵之中,与我的命运共存!  

 

李维康   笔名:朔山人、净山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曾经为黑龙江省美术出版社编审及创作室主任。1978年至今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赛事并获奖。1980年赴日本举办个展,1987年赴香港举办个展,1990年赴日本东京岗山举办个展,1992年赴韩国展出作品。2006年参加中国当代名家访俄书画展。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美术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美术馆及收藏家珍藏。                (作者:王惠民  崔柏)

  

 

李维康在做画

 

 


相关主题
·痴心研究姓氏文化 愿为中华民族写家谱
·虾趣怡情乐自由
·谢树国:山水精神 西部情怀
·龙江虎王:孙殿举
·中国冰雪画名家:徐居国
·本网站法律顾问陶增田(高级律师)简介
·以史为鉴 世代友好
·歌中日友好 颂友谊长存
·宁静致远 自成一家
·对话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张希良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张希良谈食品安全
·黑龙江打造全国最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他用三双眼睛看世界--"猫王"于夫的艺术人生
·七煤公司职工安全教育从学生抓起
·用人才支撑农业 用智力支持农村 用科技武装农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版权申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转载要求:转载之图片、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我站点水印。

特别注意: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共有评论查看评论
姓名:
关闭窗口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网| 中广网| 中国政网| 中国日报| 央视国际| 中经网| 中新网| 监察部| 法制日报| 中央党校| 《WTO经济导刊》| 红网| .
求是 人民手机报 人民图片网 光明日报 解放军报 科技日报 工人日报 中青报 中国妇女报 农民日报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网 中国政策信息网 紫光阁
人民论坛网 人民日报 人民宽屏 北青网 中华网 团中央 国务院新闻办 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决策咨询网 红色之旅 中国储运网 2008北京新闻 管理 .
中国经济周刊 人民视频在线 人民网淄博视窗 中国记协 云南旅游 中青报 新闻出版署 前线 最高法院 最高检 国家机构 党建研究 网址之家 管理.
友情链接: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黑龙江省政府网 东北网 黑龙江新闻网 振兴东北网 大公报网 黑龙江经济报 龙江背景在线 龙广在线 哈尔滨新闻
中国乡镇资讯 国研网 中华网 华夏经纬网 凤凰网 中国评论新闻网 中国政务信息网 俄新网 徐泓 陈昌凤教授博客 麦来博客 崔保国 崔氏家园网
中国商报网 中国地图网 中国报道网 瑞丽网 中国科技馆 三峡 中国乡镇报道 装备网 世界科技报道 北京科普之窗 中国新闻漫画 生活网 王帮办
电影网 中国网络电视台 联盟中国 品牌中国 中国奥委会 天山网 经济观察 首都之窗 温州网 青岛网 国际在线 中国新闻人 传播学论坛 中国报业网
地方新闻信息联播 国家公务员局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 哈电大 黑龙江招生网 黑龙江省出版局 黑龙江自考网 黑龙江人事考试网 360安全卫士
更多链接: 各地社会科学院网站 各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期刊网站 各地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 马列、毛、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网站 .
E_mail:hljzc@people.com.cn 新闻线索:65366371@163.com

中国·黑龙江之窗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1997-2007 by www.hljzc.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网站广告热线:13263601393(仅限公益广告、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商业和非商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