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9日,来自日本国东京中国歌舞团第十九回慰问中国养父母和在华日本遗孤活动在哈尔滨市举行,日本遗孤养父母、留华遗孤的代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在慰问活动开始前,全体人员参观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在参观过程中,人们望着一堆堆曾装满瘟疫、病毒的陶瓷炮弹的碎片、看着一把把被鲜血浸蚀的活体解剖用具、凝视着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聆听着当年七三一队员的深深忏悔,人们的心像被巨石重压般的沉重。来到刻满受害者名字的长廊时,刘锦程团长和日本国扶桑同心会的嶋清会长深深的鞠躬,向惨遭日军残害的亡灵献上了花篮……
随后全体来宾来到陈列馆多功能厅,观看了由哈尔滨市红十字会与“七三一陈列馆”主办、联谊会参与的《中国养父母的博大情怀》专题展电子版演示(征求意见稿),来自日本东京和广岛的日本遗孤铃木静子、桔高弘子擦着激动的泪水说,中国养父母的人间大爱永世难忘,我们要永远做中日友好的使者……
慰问活动中午12时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办公楼会议室举行。哈尔滨市红十字会、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哈尔滨市日本留华孤儿养父母联谊会负责人讲了话,他们对东京中国歌舞团连续19年来华慰问中国养父母和留华孤儿、为促进中日友好、加强文化艺术交流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日本东京中国歌舞团团长刘锦程先生在讲话中说,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家庭当时仍然收养了许多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日本儿童,这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民善良、宽宏大量的胸怀。东京中国歌舞团来华慰问演出的目的,就是希望人们永远不要忘记战争造成的灾难,表达留华孤儿对中国养父母的深深谢意,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和平友好事业向前发展……
刘锦程先生的母亲出生在日本北海道,日本侵华期间,随父母来到中国东北牡丹江市,13岁时与家人失散,成为孤儿,被当地周姓夫妇收养。1981年刘锦程随其母亲回到日本定居后,他的母亲一直没有忘记所受的困难和痛苦以及给予她抚爱的中国养父母,嘱咐刘锦程一定要报答中国人民的恩情。母亲去世后,刘锦程全身心投入到筹备慰问中国养父母的活动当中。
从1993年起,刘锦程连续19年率团到中国开展民间友好慰问活动。他们的足迹遍及东北三省8个城市,走访慰问了众多的中国养父母。他们分别在东北三省省会城市成功举办了“慰问中国养父母音乐会”,观众达数万人。在日本,他们的活动也得到了日本各方面友好人士的支持,著名演员石田桃子、中野太郎等都曾经参加过义演。日本东京、富士电视台记者还随团采访,并拍摄成专题节目。《人民日报》海外版及各地方报纸都曾报道过他们的活动。
在9月9日的联谊活动中,东京中国歌舞团副团长阳二莲深情的歌声、哈尔滨市满族联谊会自编的舞蹈赢得了阵阵掌声,来宾的踊跃参与更将慰问活动推向了高潮……在活动过程中,东京中国歌舞团向中国养父母、留华孤儿和联谊会赠送了慰问金和礼品,还委托联谊会向行动不便的养父母转交了慰问金,哈尔滨市日本留华孤儿养父母联谊会向东京中国歌舞团赠送了书有“歌中日友好,颂友谊长存”的锦旗。慰问活动中,日本来宾纷纷同中国养父母合影留念,共祝中日友好世代相传,共祝中国养父母健康长寿。
今年已经92岁的日本遗孤养母穆文霞老人激动地说,今天能参加这样一个有意义的活动,能见到这么多的日本友人,尤其是见到了很多日本遗孤,就如同见到了自己的养女一样高兴。穆文霞老人和丈夫陈明玉住在齐齐哈尔市,日本战败投降后,他们在当地的日本难民所收养了一个日本女孩。当时孩子体弱多病,奄奄一息,经过多方寻医问药,精心调养,孩子转危为安,他们给孩子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陈莲喜。虽然他们当时已有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仍将小莲喜视为掌上明珠。在这个虽然贫困但充满慈爱的家庭里,日本养女从上学到参加工作到结婚,一直受到了中国养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他们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帮助女儿寻找日本的亲人。1993年女儿一家回到日本定居。老人说女儿很孝敬,虽然回到了日本,但仍然不忘自己和中国的兄弟姐妹,几次回来看望中国的这个家。
哈尔滨市日本留华孤儿养父母联谊会志愿工作者、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在读研究生刘茹同学说,当年日本军队违背国际公法,采用惨无人道的活体试验,制造和使用细菌武器,犯下了滔天的罪行。而中国人民以人道博爱之心,以德报怨,拯救了数以千计的日本儿童的生命,两厢对比,令人感慨万千……
哈尔滨市日本留华孤儿养父母联谊会秘书长石金楷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罪恶不容泯灭,正义与世长存。愿中国养父母和日本留华孤儿所承载的有特殊意义的中日友好永存史册……
下午1时30分,慰问活动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人们集体合影留念,依依不舍的告别,期待着2012年的再次相会…… (石金楷)

图为日本国东京中国歌舞团第十九回慰问中国养父母和在华日本遗孤活动全体成员的合影.
